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世界杯知识之阿根廷2022世界杯新闻羽毛球奥运冠军王懿律大婚网球经典比赛访谈

  今天的内容来自于冰妈FUN冰冰带她的女儿参加加拿大的女子训练营的经历,转载自公众号

  开学了一个月,妞又重归上学、写作业、三天两头应付考试的苦逼生活,我也不得不重新上岗,开始了保姆、家教、心理咨询、运动陪练等身兼数职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工作。抓狂之余倍感暑假带娃回加拿大彻底自我放飞了两个月是多么明智的选择,否则简直没有勇气回国继续面对惨淡的人生。

  当然,更明智的选择是让妞在加拿大参加了一个女孩专属的hockey camp。妞精力超级旺盛,睡觉时候到了,还往往众人皆睡她独醒。自从去了hockey camp,折腾一天回家,她吃完饭洗完澡居然就倒头睡了!能让永动机一样的娃秒睡的hockey camp绝对是个好camp!我的心情堪比翻身农奴得解放啊!

  妞的camp在卡尔加里奥林匹克公园,这里也是1988年冬奥会的主场地。电影《飞鹰艾迪》里的艾迪,就是在这里一跳成名,让全世界记住了这个痴迷于高台跳雪奥运梦的狂人。(看过电影的小伙伴们,还记得艾迪运动服上的“卡尔加里”字样吗? 还记得奥林匹克公园里那条超级雪道吗?反正我是不记得了,休·杰克曼帅气的一出场,我的世界中就没有艾迪了)

  冬奥会结束后,作为奥运遗产,奥林匹克公园成为向公众开放的运动场馆和国家队的训练基地。在这样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场馆参加camp,感觉球技都会被瞬间拉高N次方!

  在身穿精致公主裙、花边小袜和粉色小皮鞋的中国式标配女孩中,足球、攀岩、爬树一样不落的妞,绝对是个例外,只有回到加拿大,妞才会找到组织,和小女汉子们无障碍玩耍。每天早上,这帮七八岁的小女孩们,拖着硕大的球包,走进更衣室,开始老练的自己穿戴护具。

  同伴中一个很矮小的女孩,身体不舒服,刚下冰就吐了,教练通知了她的妈妈,过了一会妈妈来接她了,只见妈妈一手握杯咖啡,一手抱着妹妹,在旁边等着,小女孩自己脱下护具,整理好,很自然的把球包往身上一挎,跟着妈妈走了。我怕女孩背不动包,过去问她:你需要帮忙吗?她朝我笑笑:No,thanks. I can handle it。

  这要是发生在中国,肯定立马会有人跳出来主持正义,质问这妈是怎么当的?难道娃是充话费送的?中国孩子打冰球,通常气场强大,一进更衣室,手脚一伸,大人便得了指令似的,忙活着给穿戴护具,一切妥当了,孩子这才隆重的走下冰场。

  孩子的独立,并非某一日突然获得的技能,而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独立穿戴护具,照顾好自己的球包,这应该是冰球教会孩子的第一课。

  Camp的第一天,有个女孩有些紧张,坐在场外不肯上冰,她的妈妈在一旁耐心开导她,小女孩还是抵触,最后妈妈和颜悦色的把她带走了,下午小女孩又高兴的出现在冰场上了。

  妞发现新大陆般的问:为什么小朋友不上冰外国妈妈都不生气?我问,你觉得妈妈会生气吗?妞说,你不会,但很多妈妈会。(就喜欢我娃这种只记得我微笑不记得我咆哮的选择性失忆。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啊。我的演技是何等高明,才能掩饰住我内心熊熊的怒火,装出一副风清云淡的样子啊!)

  对于冰球,父母的炸毛多源于纠结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我给你买了最顶级的护具,请了最牛逼的教练,报了最贵的冰球营,我周末牺牲了逛街美容饭局的时间陪你四处打比赛,为什么你不能出点成绩对得起我的付出?如果用这样计算投入产出比的方式来对待冰球,永远都无法get冰球的美好。

  冰球倡导的是一种家庭文化,你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时间和金钱的投资人,置身事外的寻求投资回报,而应该真正的乐在其中。

  从孩子开始打冰球的那一天起,你就是这项运动的一份子,享受着对孩子的陪伴、分享和鼓励。用这样的心态面对冰球,你就会放下很多对孩子冰球人生一厢情愿的设想,也可以像那个外国妈妈一样,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从容的面对。

  讲真,虽然我行走江湖多年,遇事早已宠辱不惊,但对妞的hockey camp,最初还是有一丢丢忐忑的。妞是camp里唯一的亚洲女孩,接触冰球的时间不长,年纪又最小,混迹在从小就长在冰上的加拿大本土女孩当中,会不会很虐心?

  上冰一看,在中国被认为技术不够好,需要继续勤学苦练才能入队打上比赛,否则只能坐冷板凳的妞,在这群基本已经打了两年社区比赛的女孩当中,个人水平其实并不处于下风。但妞最缺少的,是比赛经验,因为她号称练冰球半年,却从来没有经历过一次比赛,完全不知道如何跑位,如何配合。

  当妞在camp里第一次打上了比赛,她无比兴奋的告诉我:她今天打比赛了,她是后卫,成功防守了一次进攻,她们队赢了!

  与中国孩子发扬钻研奥数的精神苦练冰球相反,加拿大孩子是在完全无压力的玩冰球。加拿大冰妈们听说妞在中国靠私教课练习冰球,立马流露出谜之崇拜的表情,好像我浑身都散发着有钱的气息,因为在加拿大,私教课费用昂贵,非一般家庭能够承担,而六七岁的孩子,也没有必要大动干戈的请私教。

  加拿大孩子的冰球启蒙源自社区冰球队,教练由会打冰球的队员家长义务担任,义工家长们必须遵循Friendship, Fun, Fitness(友谊,快乐,健康)的宗旨,让孩子们体会到冰球的快乐。小朋友们在一起愉快的训练,重点是每周都会愉快的打社区比赛!

  在中国一提比赛,就会严肃化隆重化,好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没个金刚钻,就不能揽瓷器活;而加拿大小朋友们的社区比赛,更多的是Have Fun的性质,不管孩子们球技如何,上场时间均等,在比赛中学会配合,体会到协同作战后进球的喜悦,学会失利后的相互鼓励,这些无形而超越冰球本身的东西,是加拿大孩子的冰球启蒙中更为看重的东西。

  我问妞,Hockey camp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妞不假思索,咽着口水的说:妈妈,camp里免费的午餐太好吃了,有酸奶冰棒,意大利面,各种饮料,甜点……明年我还要去上这个camp。果真是亲生的呀,不仅遗传了我的卷发和大长腿,连吃货基因也一点不差的复制粘贴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