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专题2024奥运会橄榄球球星动态南非世界杯主题
6月13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安理会罕见发声,直截了当地公开谴责以色列针对伊朗的军事行动,这在安理会的历史发言中极为少见,显示了中方对此事的高度关注和严正立场。
伊朗方面的反应异常迅速,几乎在几个小时内便有实质动作。多枚导弹从伊朗境内发射,直指以色列北部的战略目标,展现出伊朗对这次袭击的强烈回击决心。
与此同时,美军的无人机在该地区频繁出现,航母战斗群也加快了部署节奏,明显加大了在中东的军事存在。三方几乎同步展开动作,仿佛都被一根看不见的线牵引着,紧张局势一触即发。
这场冲突,早已超越了“擦枪走火”的偶然,而是彻底的“枪声响起”,毫无掩饰地公开对抗。
此次以色列空军的打击目标直指伊朗革命卫队的高级将领,攻击的不是军事基地,也非武器存放地,而是关键人物——伊朗情报系统的核心骨干之一。
坦白说,这简直就是以色列对伊朗军事指挥体系的精准定点清除行动,力度极大且针锋相对。
更重要的是,这次行动既未通知联合国,也没有提前告知任何盟友,完全是单方面的秘密行动。
虽然以色列此前曾多次发动类似袭击,但这次的特别之处在于,有伊朗高级军事官员在袭击中当场遇难。
傅聪在安理会的发言中措辞严厉,使用了“侵犯主权”、“严重后果”、“深切忧虑”等强烈用词,每一句都如同重锤狠狠敲打在以色列的头顶。
以色列的突袭不仅对伊朗的军事系统造成冲击,还在伊朗国内的政治生态中掀起波澜。伊朗官方迅速表态,将采取坚决而强硬的报复措施,并呼吁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军事冒险行为保持高度警惕。
令人关注的是,被袭击的这位高官,一直是伊朗内部主张稳定与对话的关键人物。
随后,伊朗的强硬派迅速填补权力空缺,重组权力结构的速度惊人。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明确表示,将对以色列的攻击施以“严厉惩罚”,并严厉谴责对伊朗主权的侵犯。
伊朗发动了多轮导弹攻击,按照以色列官方数据,袭击造成至少8人死亡,数十人受伤,部分导弹成功突破“铁穹”防御系统,命中关键目标。
虽然这次反击没有造成以色列大规模军事损失,但伊朗通过导弹袭击充分展示了其防御能力和坚决抗争的态度,令整个地区紧张气氛进一步升级。
换句话说,这次攻击像拳击比赛中的一记摆拳,未必击中致命,但足以表明对手依然有力气反击。
这是伊朗强硬派接管政权后首次有条不紊地进行系统反击,伴随网络战和舆论战同时展开,伊朗媒体几乎全天候滚动播报相关消息。
官方语言也发生了变化,从此前的“打击”升级为“主动防御”,用意明确:不是我们想打,是你先挑起事端。
尽管白宫表面上仍保持克制态度,但五角大楼的军力调动已说明了美国对局势的忧虑和准备。
近期,美军在中东地区的军事活动频繁,包括无人机的高密度飞行和航母战斗群的机动部署。
原本计划2025年下半年逐步撤出中东,集中力量应对印太地区的战略需求的计划,眼下可能不得不暂时搁置。
在安理会发言中,傅聪大使强调,中方一直坚持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反对任何单方面的军事行动加剧地区紧张,并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分歧。
中方长期以来在中东事务中保持中立而谨慎的立场,此次罕见表态强硬,传递了两条重要信息:拒绝“谁拳头大谁说话”的强权逻辑;不能容忍破坏国际规则却无人问津的局面继续存在。
毕竟,今天是以色列对伊朗高官进行斩首行动,明天谁又能保证不会轮到其他国家?
过去十年,伊朗与以色列的冲突主要依靠代理人展开:黎巴嫩的、也门的胡塞武装、叙利亚的各类民兵组织。
与此同时,地区其他国家如黎巴嫩、叙利亚乃至沙特,也在悄然调兵遣将,紧盯局势变化。
中方在安理会的严正发声后,伊朗迅速采取军事反击,而美军的动向更是引发全球关注。